人們給他送了個“鐵肩膀”的美稱。在他的帶動下,迎勝大隊的工程進度不斷加快。
杭錦后旗沙海公社五四大隊黨支部副書記薛子林雙目失明。盟委作出關于疏通總排干的決定后,他第一個向大隊黨支部報了名,要求到總排干參戰(zhàn)。黨支部考慮到他眼睛看不見,讓他留在家里主持工作,他堅決不肯:“我是共產(chǎn)黨員,應該走在前頭。”在工地上,起初他拿著鐵鍬給別人裝土,由于看不見,往往裝不進籮頭里;后來他覺得這樣太耽誤時間,便選了一副大籮頭擔起土來。工地上坡又陡又泥濘、坎坷不平,他擔著滿滿的土擔,常常摔倒。摔倒了,他立即站起來再擔,腳扭傷了、腿碰破了也不吭一聲。每天他出工最早,收工最晚,有好多次別人都回去了,他還在工地上自裝自擔,邊干邊熟悉地形。這樣不幾天,他挖泥擔土就很熟練了。在他的精神鼓舞下,五四大隊的民工互相競賽,爭當先進,不分晝夜,大干苦干,使工程進度不斷加快。
總排干施工進入決戰(zhàn)階段后,杭錦后旗團結(jié)公社紅光三隊的5名婦女王秀珍、李英英、張美人、楊鳳英、張果秀積極響應盟委的戰(zhàn)斗號召,到總排干工地參加戰(zhàn)斗。本來她們都是有幾個小孩的母親,來排干勞動有許多實際困難。但是,困難多,動搖不了她們學大寨的決心;拖累重,拖不住她們上排干的雙腿。為了搶時間、爭速度,她們每天半夜起來生火做飯,早晨4點多鐘踏上征途,步行20多千米趕到工地,和民工們一起擔土、挖泥、背凍土塊;中午在工地吃一頓飯,連續(xù)大干到下午4點多鐘,又步行20多千米回去照料家務,看管小孩。她們天天如此,一直堅持到底。在她們的模范行動影響下,團結(jié)公社共有50多名有小孩的婦女克服重重困難,走上總排干戰(zhàn)線。
河套的數(shù)九寒天地凍三尺,總排干工地上的凍土層已超過半米。由于條件有限,對付凍土方的辦法就是人工用鎬刨,或是兩三個人一組用鐵錘、鐵鍥子劈凍土。省力的辦法就是先用炸藥把凍土炸開,再把凍塊或背或拉或抬出去。排干挖到一米多深時,地下水出來了,凍土方全成了泥水方。由于整個工地上只有少量抽水機,水不能及時抽出去,人只能站在泥水中,用鍬把泥水方撈出來,再擔出去,人工在冰水里作業(yè)難度非常大。更令人頭疼的問題是不少地段地質(zhì)情況復雜,冰下積水較深,流沙嚴重,出現(xiàn)塌坡現(xiàn)象。
為了排除積水、制服流沙,人們創(chuàng)造了不少辦法,比如從一邊挖一條小溝的“野馬分鬃”法,先從中間挖一條小溝的“開膛破肚”法。還有先用紅膠泥把“泉眼”圍起來不挖,然后突擊挖沒有“泉眼”的地方,最后再挖“泉眼”的方法。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