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悠揚傳千里,馬頭琴聲映月明。11月8日晚,成都市簡陽大劇院音樂廳內星光璀璨、琴聲激蕩,內蒙古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帶來的馬頭琴專場音樂會《萬馬奔騰》激情奏響。青年馬頭琴演奏家敖特根巴雅爾領奏,聯(lián)袂十余位馬頭琴頂尖青年演奏家?guī)硪粓稣鸷橙诵牡囊暵犑⒀纭?/p>
經典曲目《牧歌》開場,瞬間將全場點燃,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維吾爾族民歌《送你一支玫瑰花》融合民族與現(xiàn)代,流行樂《安和橋》《權力的游戲》讓人耳目一新……以傳統(tǒng)馬頭琴演奏方式為基礎,融合火布思、托布秀爾、冒頓潮爾和呼麥等蒙古族特色傳統(tǒng)樂器及表演方法,讓整場音樂會音韻明快、節(jié)奏緊湊,在表現(xiàn)民族音樂濃郁地域特色的同時,又把時尚和流行融入其中,帶給人全新的風格與情調。
“呼麥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歌手只用自己的發(fā)聲器官,在同一時間里唱出兩個及以上聲部…… ”青年演奏家李阿民帶來呼麥演唱《原野》,讓大家現(xiàn)場體驗了一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呼麥的魅力,浸透靈感與悅動的天籟之音,深深吸引著現(xiàn)場觀眾的目光。
馬頭琴青年演奏家蘇爾格詳細介紹馬頭琴的起源和構造,火布思演奏家烏雅汗向觀眾展示蒙元時期的宮廷器樂火布思的演奏方式。演奏者多次與觀眾互動,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一個個高潮。觀眾積極回答、熱情鼓掌、大聲吟唱,沉浸式體驗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
“今天,我了解了以馬頭琴為代表的內蒙古民族樂器方面的文化,聆聽演奏的過程中內心受到感動而流淚。與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電子音樂不同,演奏者每個細節(jié)的拿捏都頗具匠心、技藝精湛,讓人對內蒙古大草原心生向往,想親自去體驗一把那里的民風民俗。”來自成都市簡陽職高教師劉紅肖表示。
“奔騰萬馬耳邊來”,當壓軸的經典馬頭琴齊奏《萬馬奔騰》震撼來襲,磅礴氣勢令每一位觀眾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大家合拍鼓掌,久久不肯離去。看到觀眾如火熱情,演職人員現(xiàn)場加奏了一曲大家耳熟能詳的蒙古族歌曲《鴻雁》,帶給觀眾久久的感動。
“馬頭琴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獨特的審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我們與時俱進、銳意創(chuàng)新,通過豐富編配形式,向觀眾深度展現(xiàn)北疆文化的生命力,希望將鮮明的民族風韻時代氣息送到全國各地的觀眾面前。”內蒙古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團長滿都拉表示。
據悉,作為《萬馬奔騰》馬頭琴專場音樂會2024巡演的首站,11月9日,簡陽大劇院還將進行第二場演出。接下來,巡演將在全國十余個城市進行,讓內蒙古的聲音傳得更遠、助力北疆文化走出去,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各地區(qū)間的文化交流合作作出積極貢獻。